創作的有機性-跨領域多元的啟發 顏寧志 臺中國家歌劇院駐館藝術家
112.08.09 臺中國家歌劇院 角落沙龍
輔導員 江昭穎 報導
今天(8/9)第三場的藝術領域非專長教師增能研習由視覺藝術組登場,開場引言人也是藝術團副召林筆藝校長會中勉勵對於藝術形態日趨多元,以致跨域的藝術發展與創作更璀璨、更多元,我們藝術教育(工作)者應有的開闊視野。講師顏寧志大學時期孕育了堅實的創作基礎,並積極嘗試各種不同類型的媒材進行創作,從平面繪畫、服裝設計到空間場域創作,作品均有著強烈的個人視覺風格。
筆藝校長開場引言
顏寧志的創作概念與特色由生物創作發展而來,以「沒有身體的器官」(Organs without body) 作為有別於以往的概念出發,想像創作當下的所有色彩是有生命的可能性,是不斷持續生成的「生命體」,從有機的最小單位持續生長,細胞到組織,從組織到器官,從器官道系統,最後變成一完整的身體。2009年至2016年嘗試各種領域關於身體的創作研究而至身體實踐,發展演進如下:
2015年顏寧志於新光三越百貨夏日裝置展
1.繪畫的身體創造→2.場域的身體創造→3.介面的身體創造→4.服裝的身體創造
1.繪畫的身體創造:繪畫是「沒有身體的器官」系列起點,透過手繪方式,去創造身體感。
2.場域的身體創造:繪畫逐漸往「場域」發展,這些器官的滋長因漫出框架並穿梭其中,創作形式自扁平的二維圖示晉升為三度空間的動態作品。
3.介面的身體創造:透過一些媒體或載體輔助,改變或延伸身體的感官,透過前述形式所造成的影響,遠比所承載的內容可能產生的影響更為深遠。
4.服裝的身體創造:配合作品的展出,從藝術創作跨到商業領域為服裝創造自己的品牌,貼近大眾生活情境,為「沒有身體的器官」系列找尋「生命體」,創作「Organs without body」- Allergic reaction makes me more lovable品牌服裝。
在跨領域的品牌服裝創作過程中,顏寧志特別強調「跨領域能力的重要性」,能夠跨出自己原有框框到另一個領域進行發掘與融合的能力格外重要。還特別教授大家兩個跨領域創新的關鍵字—意即「借用」與「連結」,他深入剖析文化創意產業從文化根源而來,從歷史洪流裡引發你的創意思考,意即將新的想法,繼續發展新的可能性或模式,依此,這世紀中沒有什麼東西是原創的,因此唯有藝術家巧妙吸取別人的經驗,好的藝術家懂複製,偉大的藝術家則擅偷取。」(偷到你看不出來)。在大風格同樣的流派脈絡下,誰可以發展更有自己想法和內容,就可以留在藝術史裡被辨識的更高。
在藝術創作與商業領域的跨域發展中,顏寧志以自己發展的服裝產業「Organs without body」品牌案例,透過無窮大符號 ”∞” 說明商業、藝術、跨領域三者之間無限衍伸發展的窮大力量。以致他能以生物概念發展藝術創作,而進入跨領域的商業服裝設計產業,於此之前,藝術家(教學者)在態度上,需要建立高度的好奇心,開放且謙遜地去學習新的領域。那要如何進行跨領域計畫呢?四步驟:認知→學習→解構→重構,讓自己有足夠的開放性,勇敢嘗試新事物,而跨領域的其中重要關鍵在於創造力。
接著講師帶領教師學員以邁斯納技巧(Meusner Technique),重複練習「觀察、聆聽與回應當下」,其練習目的在於1.回應當下。2.不去依賴意識,回到真實。3.流暢的說出「實話」。4.放大觀察力。
接著大家一起集體創作,發展創意故事文本,以九宮格法(Design Thinking)為工具,於人、事、時、地、物、形容詞、名詞、動詞、事件、場景、動機、目標…等考量下,大家接力表述集體創發設計故事文本,並提供5W2H1E(Who、What、Why、When、Where、How to do、How much、Effect)策畫分析法完成一個大主題計畫(Great Projec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