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20211023 客製化到校服務 講題:視覺藝術跨領域課程主題探討 @中市和平區平等國小 講師:鐘兆慧【藝術組輔導員 江昭穎 報導 / 美群國小】

類別:客製化到校服務

日期:1101023()1300

地點:臺中市和平區平等國小

講題:視覺藝術跨領域課程主題探討

講師:鐘兆慧 / 教育部藝術才能專長領域輔導輔導員兼美術組副組長

臺中市藝術領域視覺藝術輔導員

大同國小藝術才能美術班教師

雖然冒著攝氏8-10度低溫冷風和陣陣細雨的天氣,卻未減我們小藝團的服務熱忱,一行15人由召集校長張文綺帶隊,這一天我們來到最偏遠的小學—和平區平等國小。

 

海拔1700公尺極偏遠的平等國小因地理環境特殊,故而實施上課10天休假4天的作息,因此我們22日即由臺中市區啟程,浩浩蕩蕩分成二部9人座福斯T6,一路左彎右拐髮夾彎,爬過合歡山,降至大禹嶺,左進梨山方向,車程大概56小時,加上大禹嶺施工管制、中途休息,到梨山已是天黑。

 23日,為了回程能趕上台837線中橫便道管制站最後通行時間1630,跨域到校服務提早於1300開始。一開始受到平等校長劉姿芬熱情款待與歡迎,接著本團召集人內新國小張文綺校長開場致詞,副召溪尾國小沈翠蓮校長引言,表演組(王珮珊代表)、雙語組(簡瑞霞代表)、音樂組(張可芳代表)輪番重點說明教材摺頁使用要領,緊跟著重頭戲客製化到校服務由視覺藝術組王牌中的菁英、彩鑽界的藍寶—鐘兆慧教師擔綱主講。

講師首先以「WOW,設計一堂讓學生『眼睛有光,心中有火』的美術課」為題,分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設計讓孩子難忘的學習經驗;在面對未來AI時代,藝術教育到底要教孩子什麼?建議嘗試利用SOA思考術建立教學策略(Student學習對象是誰,Object目標是誰,Action學習到什麼),讓學生有收穫,才能教出影響力;並提到以學生為主體、自發性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將是「學習的力量」來源;如是,更能展現創造性表現與六個能力(發想力、行動力、忍耐力、思考力、表現力、集中力),完成一堂有趣的學習。

 講師更提到,欲協助學生找到藝術創作的力量,首要「樂趣」,才有「探究」的動力,如此才深刻理解,強調在面對未來AI時代的來臨,創造力正式許多國家的教育核心主軸,這是各國教育現場正在努力突破改變的。因此過去「好上課」單向傳遞資訊的教師思維,現在應該轉變成「上好課」,給予學生創造的地方、試錯、探索的環境。這部分與美國MIT終身幼兒園研究團隊創辦人瑞斯尼克(Mitchel Resnick) 所主張的「4P 新教育」有異曲同工之妙,新教育核心是專案(Project),同儕(Peer),熱情(Passion)與玩樂(Play),主張透過 4P 新教育培養學生為一創意思考者(Cultivating Creativity through Projects, Passion, Peers, and Play)。清楚地說,透過Project導向專題課程幫孩子建立做事的能力,透過PeerPlay的力量協助與支持,讓孩子找到自己的Passion並持續,我們才能培養出真正有自信、有能力解決問題,面對未來劇變的下一代。

 最後進入研習的核心,講師「以五感培育感性思維的欣賞教育」,帶領大家如何突破欣賞教學的「難」,欣賞時有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圖像時,此時的觀看就顯得主動而不是被動。她提供以下幾種方式:

一、三個層次進行賞析

隸屬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教育研究群的零計畫( Project Zero ),主張透過藝術教導批判性思考(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through Art ),讓孩子所見所想,養成思考習慣,形成一種思維方式。亦即以See-Think-Wonder三層次,讓思維變得可以看得到,讓孩子覺得思維不那麼虛無抽象,摸不到邊。步驟如下:

Step 1:你看到了什麼?

找你所看到的資訊,而不是加入了你的什麼想法、你的解讀。

Step 2:對於你所看到的,進行解讀。

對於一眼看到的東西,在腦子裡對影像做加工和處理,你是如何解讀這影像,你是怎麼想的?緊接著再問一句:你為什麼這麼想?說了這句話後,孩子之後的思維效果就更為不一樣。

Step 3:你還想知道什麼?

當我們帶著孩子一起觀察、思考,一起提出疑問時,你將會發現,孩子們的觀察角度、單純想法、諸多好奇,會讓我們有意想不到的讚嘆與驚豔!

 二、ACOP對話型藝術鑑賞( Art Communication Project )

對話型鑑賞首要去除需對作品作者了解和作品創作背景知識的概念,讓孩子單純的觀察眼前的藝術品,聊天式的討論,傾聽他人說法,從而加深自己的想法。於此過程中,提升溝通、觀察、探索與理解的能力。透過看、想、說、聽”四大基礎的互動鑑賞流程,讓學生想像自己是一位「一流的觀察員、情報員、解說員」,使鑑賞教學與生活經驗連結成為更直覺的教學模式。流程如下:

Step 1:看,直覺式的觀看,並關注到整個畫面每一角落。

Step 2:想,思考並重視自己直覺的感受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在畫面中的感受。

Step 3:說,用精準的話語,將你的想法傳達給他人。

Step 4:聽,有意識地傾聽別人的意見。

藉由這樣交流的欣賞教育,也是透過欣賞的溝通教育,ACOP的目標是培養全面的生活能力。

 三、視覺思維策略

常見於美術館中運用說故事和互動式鑑賞之有效教學策略,四個層次 ( 步驟 )

Step 1:觀看。Step 2:感覺。Step 3:意義。Step 4:連結。概括來說,注意畫裡的細節,透過記憶,喚起感覺,強調更有意義的連結。

 鐘兆慧講師,更進一步以三個實際案例向大家做說明:

 一、「不要臉的燈泡人」

沒有五官的燈泡人,才有更多的可能與自由的發想。除了面部表情,姿態和情緒是燈泡人的重要身體語言,加上不同場域,也會改變作品本身所要表達的意義。若是用其他現成物代替燈泡人的頭,你會怎麼用?說說看你的理由。

二、「聽畫裡的『聲音』」

以林玉山的蓮池作品,期望孩子學會仔細觀察、用心思考,進而瞭解作品裡所要傳達的訊息,最後希望透過藝術家對家鄉的關懷之情,連結學生真實生活經驗,進而啟發獨立思考能力,培養正確的生活態度及人生價值觀。

值得再說明的是,本單元運用五感探索 + 想像,更增添這次課程的臨場感。如講師除了要與會師長觀察作品看到什麼?同樣是荷花其形貌有什麼變化之外,還提示現場師長閉上眼睛,聽聽錄音檔放出的天籟之聲,試著辨認聽到哪些大自然的聲音,並歸納、想像這些聲音可能身在何處。接著想像從畫裡的情境,你聞到什麼味道?耳朵掃描、思索一下有哪些叫聲?這些聲音讓你想起什麼?並將它筆記在圖片中。或於現場擺二盆蓮花,讓孩子體會蓮花的觸感。真是一場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五感的欣賞與感知的教學,棒極了!

 

三、「種子的奇幻旅行」

藉由藝術家林舜龍裝置藝術作品「籽仔~從天上掉下了一顆種子」,設計本單元,透過校園裡撿拾種子,發現大自然生命的奧秘,體驗、探究大自然生命之美。

鐘兆慧講師於這樣的縝密欣賞教學設計中,期許素養導向的鑑賞教學,能連結孩子的真實生活經驗,啟發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培養正確的生活態度及價值觀。這樣的教學態度和執著於素養涵養的教育精神,真是值得我們效法和學習。

 

研習終了,「我的線條」教材摺頁再由視覺藝術組(黃咨樺代表)說明並操作教材摺頁的操作與使用方式。現場師長無不驚嘆連連摺頁設計的巧思與教材的教學實用性,校長還讚美視覺藝術組的獨特巧思,真是其他組,無組能敵呀!

最後,由專任輔導員張馨方宣導團務工作與研習資訊,期許現場師長踴躍參加,除充實本職學能,並且提升教學力。講師更與金牌輔導員黃姿樺錦上添花,聯合贈書五本著作「小學生藝術走讀」供平等國小典藏與教學利用。希望這次的跨境(清境的境)之旅來到平等國小服務,能為師長們開啟更多的視覺藝術教學的可能與啟發。待日後開放邊境後,小藝團能再次跨國交流,開闊更寬廣、更深遠的視野。

 

 

視覺藝術組輔導員 江昭穎 報導 / 美群國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